-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三类帮扶实打实 乡村振兴步子稳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去年以来,黄石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重点,持续开展驻村帮扶、产业帮扶、金融帮扶等三类帮扶,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驻村帮扶 筑牢防返贫底线
“我很好,山上交通不便,你们过来真是辛苦了。”牛年岁末,太子镇筠合村困难户严香情,见到冒雨上门走访的驻村工作队感动不已。
春节前夕,我市发布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如严香情一样的困难户,特别是低保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的生活生产情况,牵动着全市驻村工作队的心。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走进驻点村农户家,上门慰问,入户走访,排除安全隐患。
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责任。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市持续向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集体经济薄弱和年经营收入较低的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及其他类型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638支。
通过建立日常排查机制、部门筛查预警机制、精准帮扶机制、动态管理机制,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产业、就业和家庭收入支出状况等方面进行监测,扎实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逐步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产业帮扶 建设生态高效农业
2日,阳新黄颡口镇瑞明生态采摘基地,大棚里新生的富硒羊肚菌菌菇相互簇拥,长势喜人。
“羊肚菌市场价是每斤150元左右,富硒羊肚菌亩产能达500斤,每亩能直接带来超过5万元的经济效益。”朱瑞文是瑞明生态采摘基地负责人,近年来,她凭借种植食用菌,不仅圆了创业梦,还带领父老乡亲一同致富。
2017年,朱瑞文开始尝试种植食用菌,不懂技术的她,通过农业和科技部门的帮助,联系上了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涂俊铭,瑞明生态采摘基地顺利成为湖北师范大学食用菌教研基地。几年来,涂俊铭团队在这里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朱瑞文则学会了多种食用菌种植技术,菌菇种养规模不断扩大,基地也发展得越来越好。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的支持也从未停歇,产业路修通了,新库房建了起来,就连销售问题都有人帮忙解决。
“富硒羊肚菌”试种成功是我市加快科技兴农、深化产业帮扶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持续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开展基层服务,这些科技特派员多是粮棉油、畜禽、水产、蔬菜、林果特、农产品加工等行业资深专家,他们教农民技术,帮农民致富,将科技之光洒在田间地头。
另一方面,以技术帮扶为核心,我市相关部门持续提供大量的配套服务和政策支持,帮助农村产业做大做强。
2月25日,黄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一种黄瓜栽培搭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是我市在蔬菜科研领域获得的第二件国家发明专利。作为省内仅有的3家国家级蔬菜综合试验站之一,黄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通过农业技术研发服务广大农户,近年来示范推广蔬菜“四新”技术模式51个(项),推广应用面积近10万亩。2021年获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项,研制发布省市地标3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菜农5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我市的蔬菜种植水平,带动广大农户增产增收。
金融帮扶 纾困解难增动力
阳新排市镇种粮大户汪训开,除了自己种粮,每年还会收购大批粮食,晒干后送给加工企业。去年汪训开资金紧张之时,一笔针对涉农企业的融资解了他燃眉之急。
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祥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是汪训开对接的加工企业之一,每年从阳新收购太湖糯2万多吨,带动了2000多户农民增收。近年来,金融机构的低成本资金让祥云粮油的发展资金更有保障,政府部门每年还会补贴60万元贷款贴息。
金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活水之源。在乡村振兴中,更多像汪训开、祥云粮油一样的农户和涉农企业,正在因金融支持而获益。
2021年,全市银行机构积极出台各类涉农金融政策措施,交通银行黄石分行、黄石农商行等出台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金融产品,用普惠政策润泽农村经济发展。数据显示,省农担公司累计为黄石市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878笔共计37682万元。
借金融之力,黄石今年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推进乡村振兴大步向前。2月15日,我市召开全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专题会议,策划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项目45个。
这些项目聚焦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有效衔接,推进黄石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奋进全省第一方阵。(陆文博 文红玲 易成龙 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