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高颜值口袋公园,你去过吗?
日期:2021-12-19 来源:黄石日报    

冬日暖阳,漫步在大街小巷

不经意间你就能在街头转角处

遇到这么一方小天地

如同走进一幅徐徐展开的诗意图画

让你在喧嚣疲惫中,享受到片刻宁静惬意

人们亲切地称它们为“口袋公园”,或者“小公园”“小游园”。无论用哪个名字来称呼,这种见缝插针式的小空间,正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小小的口袋公园修建得别致精巧,地形高低起伏,树木错落有致,造型各异的景观小品更是点睛之作。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转角就能遇见美,这对黄石市民来说已不再是一种奢望。近年来,黄石加快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的转变,结合老城区改造、城市整理、道路提质改造,2021年黄石再添15座口袋公园,另外还有2个将在月底完工,其中下陆区完成了石榴园小区休闲游园、广宁园小游园、纺机小区主题小游园。

文化创园重特色  老旧小区变网红

漫步小区,市井文化墙和生活烟火完美相融,沉浸式的3D创意墙绘让人身临其境;整个小区被点缀得五彩斑斓,随处都有引人驻足流连的趣味和惊喜……12月14日,下陆区广宁园小区里,人流不断,不少慕名前来打卡的市民,在此悠闲漫步感受“微幸福”。

老下陆街上的广宁园小区建成于1975年,原为十五冶职工家属区,很多人从湖南而来。这里共有居民楼20栋,住户946户。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广宁园小区完善基本功能,融入文化底蕴,逐步提档升级,打造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组合型小公园、小绿地、小活动广场。

马头墙造型的山墙、多层仿古花格窗、由圆拱门、花式透窗组成的沁园,花草松柏,营造出庭院深深的意境。在植物搭配上,乔木多采用色叶类、小乔木,灌木采用宿根类、花卉类,体现四季交替,色彩缤纷的生态景观……沁园再现了古朴的江南民居之美。

沁园完工后,成了小区居民茶余饭后小憩的重要休闲地:早晨有晨练的老人、体育锻炼的年轻人;午饭过后,三五成群的好友聚集在一起下下象棋,聊聊天;傍晚有带着小孩散步的爷爷奶奶。在小游园隔壁还有一个儿童小游园,休闲长廊成了儿童玩乐的好去处,真正让百姓享受到家门口就可以逛公园的乐趣。

“你看我们身后的小游园和侧面的儿童乐园,原来都是杂草丛生,现在风景秀丽,老人和小孩都喜欢来这里玩耍。现在我们的小区还成了网红打卡地。”小区里的老党员刘宗南骄傲地说,改造后的广宁园小区堪称“移步就是景”。

而走进不远处的纺机小区,更似步入了一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田园画卷中。改造后,老纺机厂用红、黄、黑勾勒出不同年代的韵味。

小区里700平方米的空地上,打造了党建和休闲2个主题游园。

花卉树木、亭台楼阁、红军战士、“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下陆区重大事件”以及纺机小区独有的文化展牌……在这里能感受到深深的文化底蕴;而另一侧的“沪芳园”结合原有场地的杉树林,用竹子打造了特色门楼,安了休闲座椅,改善了道路铺装,使得小区居民又多了一处避暑乘凉的好地方。

今年口袋公园建设的一大特色亮点是注重文化创意,涌现出一批小巧精致的特色主题公园,体现本土区域文化特色,周边居民在休闲的同时还能接受党建学习教育,激发居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形成富有区域文化特色主题的游园和活动场地。同时,“口袋公园”在设计上展现自身特色,体现特色意境,识别性较强。

就像一片小小的绿洲,口袋公园让城市更有温度。在不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同时,既能让文化得以传承,使记忆得以延续;又能对外充分展示城市风貌,打造亮丽城市名片。

建设口袋公园一直是我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按照计划,我市四个区每年改造新建3个口袋公园,“十四五”期间要建成50个以上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公园绿地。

推窗见绿,出门提脚就能进公园,看花唱曲遛弯儿,怎么高兴怎么来。口袋公园不仅让居民过上了鸟语花香的诗意生活,更成为邻居街坊交流的纽带,原本彼此不熟悉的人,也能聊得热火朝天,生活节奏也在悄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