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零工驿站”激活灵活就业“一池春水”
日期:2023-03-11 来源:黄石发布    

零工驿站

The rains

3月8日,黄石下起小雨。我区“乡小愁”零工驿站内,暖意融融。

“有啥好工作没?就这附近的。”3名中年妇女走进站里问,一眼就看见企业的招聘信息在LED大屏上不断滚动,自助立屏展示着最新的就业政策和办事流程。工作人员立马上前向她们介绍情况。

“乡小愁”零工驿站位于团城山人流量大、商户多的杭州西路石榴园路段,今年正月初七正式投入使用。零工驿站虽然不大,但功能不少——

室内,是零工休息区,空调、饮水机一应俱全,安排有劳务专员服务,电子屏幕连接线上“黄石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时显示全市各类用工信息,求职环境更舒心。

室外,是线下发布区,墙上张贴的用工信息,主要面向年龄结构偏大、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的零工,让他们更称心。

不少昔日蹲守在马路边的零工们满意地说:“通过这个‘新家’找工作,信息真实可靠,打零工时更放心。”

“相比传统的平台,‘零工驿站’提供的岗位更加灵活,可以由劳动者根据自身技能和时间进行安排,因而备受灵活就业群体欢迎。”湖北华盛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朱华博告诉记者,通过驿站,灵活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可无障碍实时沟通就业供求信息,随着新业态的不断涌现,“零工驿站”成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的有效补充。

“当前灵活就业人员仍普遍面临不了解政策法规、缺乏核心职业技能、权益受损举证难等困境。”对此,“乡小愁”零工驿站设置了专区,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一站式公益帮扶,帮助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外的他们,平等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提高就业质量,获得更稳定、有质量的生活和社会保障。

“零工驿站”既服务着灵活就业,也服务着庞大的“社区琐事”。

水电维修、废旧回收等百姓所需的“小事”找谁干?群众灵活就业岗位到哪里找?......建在箭楼下社区旁的零工驿站,就从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中看到了推动人力资源高效优化配置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的机会。

该驿站从解决百姓生活不便、就近就业不便入手,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居民身边,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家门口”的人社服务“样板间”。

“我们和社区联动协作,就近挖掘零工岗位,有效提高‘配对’效率,全面提升居民就近、就便零工就业覆盖面。”该零工驿站负责人管利明说,针对社区有就业意向但缺乏专业技能的居民,驿站还免费提供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为他们“充电加油”。管利明说:“目前,我们开设了面点料理、育婴月嫂、家政服务等专业课程。后期只要市场有需求,就会增设相应课程。”

零工驿站,不仅是零工聚集地,也成了用工方的资源库。

“零工聚集在哪里,驿站就建在哪里,服务就保障在哪里。” 区人社局招工专员李碧说,随着零工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下陆区在全市率先打造“亲民、实用”零工驿站,“累了来歇脚,渴了来喝水,没电来充电……不仅满足灵活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大学应届就业人员等不同类型求职者的个性化需求,也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普通百姓提供歇息、学习等服务。”

不求“大而全”,重在“小而精”。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3处“零工驿站”建设,总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分别位于白马路(下陆区零工驿站)、团城山万达一楼、杭州西路(乡小愁零工驿站)。不到1年时间里,3个“零工驿站”共发布企业信息544条,开展人社惠民政策宣传10次,开展招聘活动35次,服务2136人次,成功介绍入职945人次。

零工驿站

暖心贴心

春风行动如火如荼,暖心贴心的零工驿站,成了就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零工驿站”依托专业人力资源机构,推行免费式专业化服务,让广大求职者、企业通过驿站实现精准对接,提高零工人员上岗效率。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继续加大线下零工驿站建设力度,逐步完善和扩充服务功能,织密“零工驿站”服务网,同时将探索打造以互联网、手机APP和微信平台等为平台的线上零工市场,为灵活就业人员及雇主提供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的线上零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