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名 称: 关于印发《2025年下陆区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5-46039 发布日期: 2025-05-30 发布机构: 下陆区应急管理局
文 号: 文件分类: 所属机构:
关于印发《2025年下陆区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园区),区安全生产委员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
现将《2025年下陆区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联系人:张礼伟;联系电话:13545559952。
下陆区安全生产和防灾
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5月30日
2025年下陆区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方案
各街道(园区)、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市安委会《关于做好2025年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实做好全区2025年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切实履行各方责任
构建由政府统筹、多部门协同联动的领导工作机制,切实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校联动”的联防联控机制。
(一)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区安委办要压实街道(园区)、社区防溺水工作责任,督促街道(园区)、社区落实防溺水工作要求,指导街道(园区)、社区细化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措施,构建街道(园区)、社区、家庭三级未成年人防溺水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形成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责任闭环,切实提升街道(园区)、社区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水平。
(二)落实部门管理责任。在区政府的领导下,由区安委办具体统筹,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对照部门责任清单(详细见附件),将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纳入行业监管体系,强化与街道(园区)的协同配合,主动履职尽责,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形成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合力。
(三)加强教育管理责任。区教育局要督促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组织开展“六类学生”摸底排查工作,建立学生信息台账。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通过主题班会、案例警示、开设游泳课程、专题活动等形式以及家校联动“六个一”工作要求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教育。
同时,区教育局要组织各教育机构通过家长会、家访、一封信等形式,明确告知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职责,做好家校协同。
二、严格落实工作措施
(一)全面排查整治。各街道(园区)要全面摸清水域深浅和警示标志、救援设施配置等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包保责任,定期查漏补缺。一是组织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排查居民区、学校周边、学生上下学途中以及辖区重点水域溺水隐患,督促水域责任单位在重点水域全面配置防护栏、安全网及“四个一”救生设施。二是对辖区内河港、湖泊、水库、山塘、门口塘、水利设施、水体景区(网红景点)等水域进行排查,按照群众游泳戏水聚集区、水质较好的水域、人员易下水水域和以往发生溺亡的区域,建立重点水域、一般水域台账。
(二)强化宣传教育。一是各街道(园区)、各社区要充分运用宣传栏、显示屏、传单、横幅及微信网格群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加密暑期、节假日、周末等重点时段社会面防溺水宣传教育,高频次播放防溺水安全知识和警示案例。二是区教育局要督促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即每天1分钟、每周5分钟、节假日30分钟防溺水提醒,实施家校联动“六个一”:即一片,组织学生和家长观看防溺水宣传教育片;一书,组织逐生逐家长发放《安全温馨提示》《安全责任告知书》;一信,积极宣传发放《致未成年人家长防溺水的一封信》;一查,学校梳理掌握学生假期主要安排、监护情况,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指导家长(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责任;一提醒,建立完善假期家校安全联系机制,通过班级群、电话等定期与家长(监护人)沟通联系;一访:针对隔代监护等学生,组织教师至少开展1次家访。三是区委宣传部、区妇联、团区委等单位要结合自身优势运用媒体资源和团队资源开展宣传提醒。
(三)狠抓巡查防护。一是各街道(园区)要统筹社区党员干部、民警、志愿者和水域责任人等开展常态化巡查,特别加强暑期、节假日、周末等重点时间和午后、傍晚等游泳高峰时段重点水域巡逻管理,坚决制止未成年人私自下水游泳玩耍。二是区安委办牵头组织应急、教育、水湖、公安、文旅等相关部门依照行业管理责任,抽调专门力量加强所管水域的全面巡查,确保重点危险水域全覆盖、无死角。
(四)提升应急处置。一是应急、公安、消防、卫健、教育、红十字会等单位要联合街道(园区)、社区,主动深入居民小区、中小学校,面向群众开展多场景溺水救援培训演练活动,帮助未成年人、监护人、巡查人员掌握心肺复苏、抛绳救援等知识技能。二是区卫健局要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溺水急救绿色通道,配备专用急救包和AED设备,确保一旦发生溺水险情,能够高效及时开展救援处置。
(五)完善亲水环境。一是各街道(园区)和文旅局要结合实际,鼓励支持社区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适宜的游泳、戏水场所及相应设施,配备安全人员,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规范的亲水环境。二是区文旅局、区教育局要会同应急、消防等部门,统筹利用社会游泳资源,面向未成年人广泛开展游泳教育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力争每位小学生毕业时100%实现“人人会游泳、人人会自救”的目标。
(六)关爱重点人群。一是区民政局要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为重点,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救助保护机制,督促街道(园区)、社区加强家庭探访和安全提醒。二是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要组织社区干部、志愿者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帮扶,通过开办“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等方式,减少未成年人私自下水现象。
(七)加强督办检查。区安委办牵头成立防溺水督查组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对全区各相关部门、各街道(园区)防溺水工作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多密度、多频次督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一)健全工作机制。将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纳入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河湖长制、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范畴,实现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构建长效化、常态化工作机制。若发生未成年人溺水事件,各街道(园区)、各社区要第一时间向区委区政府及区应急局报告,并严格执行信息共享机制,统一信息发布口径,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规范。
(二)严肃追责问责。坚持“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的原则,对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部署不及时、措施执行不力的单位和部门,予以严肃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因履职不到位导致发生重大未成年人溺水事件,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结合安全生产领域不担当不作为专项行动,依规依纪依法启动问责程序,从严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以严格的问责机制倒逼责任落实,切实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防线。
(三)报送工作信息。各街道(园区)、各部门应建立常态化经验总结机制,定期梳理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典型案例。鼓励横向交流合作,形成具有可复制易推广的经验做法。各街道(园区)、各部门每月20日前将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报送区安委办,9月10日前报送工作总结。
附件:下陆区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街道(园区)和部门责任清单。
附件:
下陆区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街道(园区)和部门责任清单
序号 | 单位 (部门) | 责任清单 |
1 | 区安委办(区应急局) | 1.建立预防未成年人溺水管理机制,明确相关部门和责任主体的具体责任。以街道(园区)、社区为单位统一组织摸底,建立重点水域、一般水域台账。 2.定期研究部署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督促各街道(园区)开展对危险水域的排查、整治,在重点水域配备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四个一”警示救生设施。 3.积极整合水域数字地图和视频监控资源,创新运用 AI自动识别、语音示警、喊话劝离等技术手段,对重点水域进行全天候监视防范。 4.支持街道(园区)组织社区选取相对较好水质、水流平缓、水深适宜、水底平坦的水域建设安全游泳场所,设置安全防护设施,配备安全保护人员。 5.加强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统筹和指导,对各单位落实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情况开展督办检查。协调有关力量参与溺水事件救援。及时转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
2 | 街道 (园区) | 1.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负责辖区内防溺水救助和处置工作。督促指导辖区内社区落实未成年人防溺水、宣传防控措施。 2.全面摸清辖区内未成年人及监护人底数,建立重点监管学生包保台账。督促落实防溺水家庭第一监护责任人的责任。对监管力量薄弱的家庭进行摸排,建立重点关注对象清单。 3.组织开展重点水域摸排,对传统群众游泳戏水聚集地、水质较好的水域(水库)、以往发生过溺亡的水域,建立重点水域包保台账。 4.建立重点水域隐患排查与整改台账,组织、督促相关单位落实重点水域“四个一”警示标志、救生设施。 5.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机制。 |
3 | 家庭 | 1.开展经常性预防水等生命安全教育,增强被监护人预防溺水意识;进行游泳技能和辨别危险水域、熟习水性教育,提高被监护人自救能力。 2.被监护人游泳、戏水的,应当陪护;存在危险游泳、私自戏水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批评教育。 3.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履行监护义务的,应当依法委托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监护。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应当协助监护人履行预防溺水义务。 |
4 | 区委宣传部 | 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宣传报道工作,引导媒体坚持正面宣传和提醒为主,规范处置负面舆情,形成未成年人野泳或者靠近危险水域“有人管”的浓厚舆论氛围。在溺水事故高发期播放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教育专题片、公益广告、提示短信、警示标语等,广泛开展高频次、全覆盖预防溺水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防溺水工作的良好氛围。 |
5 | 区委政法委 | 将防溺水工作纳入年度平安建设考核内容,督促指导各地抓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落实。发挥基层网格员作用,共同做好防溺水宣传、劝导等工作。协调指导整合视频监控资源,创新运用语音示警、喊话劝离等技术手段,对重点水域进行全天候监视防范。 |
6 | 区教育局 | 负责教育系统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协调日常工作,建立健全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安全管理制度,指导督促中小学校落实预防溺水措施,将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实施家校联动“六个一”工作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课后服务,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利用社会游泳资源面向未成年人广泛开展游泳教育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力争每位小学生毕业时100%实现“人人会游泳、人人会自救”的目标。 |
7 | 下陆公安分局 | 发动基层派出所力量,参与重点水域巡查防控和防溺水知识宣传。加强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的现场处置、原因调查和性质鉴定,协助处置善后,维护社会稳定。会同教育、应急部门及时做好未成年人溺亡数据统计分析。积极整合视频监控资源,有条件的,创新运用AI自动识别、语音示警、喊话劝离等技术手段,对重点水域进行全天候监视防范。 |
8 | 区民政局 | 将防溺水工作纳入留守儿童安全守护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机制,持续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守护,推进留守儿童委托照护协议签订和监护责任履行全覆盖,督促街道儿童督导员、社区儿童主任加强暑假期间的家庭探访和关爱服务,开展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 |
9 | 区建设局 | 组织督促建筑施工中水池、水坑等有较高溺水风险水域的责任人落实预防溺水主体责任,设置“四个一”救生设施,并做好日常维护和物品补充。 |
10 | 区水利和湖泊局 | 将防溺水工作纳入河湖长制管理监督检查内容。组织督促港、湖、库等有较高溺水风险水域的责任人落实预防溺水主体责任,设置“四个一”救生设施,并做好日常维护和物品补充。对重点水域进行全天候监视防范。 |
11 | 区文旅局 | 组织督促全区景区内有较高溺水风险水域的责任人落实预防溺水主体责任,设置“四个一”安全防范措施,并做好日常维护和物品补充。加强公共游泳馆监督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督促游泳馆落实好安全防范和紧急救护措施。鼓励引导各游泳馆、水上乐园等向中小学生实行低价或优惠开放。政府投资建设的游泳场所应当按照规定在暑假期间向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通过购买服务、提供补助等方式,支持未成年人进入游泳场所学习游泳。将游泳设施建设纳入下陆区体育发展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 |
12 | 区卫健局 | 负责与中小学校联合开展溺水自救、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督促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做好学生溺水医疗救治工作。 |
13 | 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 利用12345热线及时处理并跟踪督办涉及溺水安全隐患相关群众诉求,重大问题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区安委办报告。配合推进水域数字地图和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助力技防手段创新运用。 |
14 | 下陆消防救援大队 | 发挥专业应急救援职能作用,负责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溺水救援工作。 |
15 | 团区委 | 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优势,组织开展多形式的防溺水和安全自护宣传教育活动。发动大学生中的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开展未成年人暑期托管服务等志愿公益活动。 |
16 | 区妇联 | 发挥各级妇联组织作用,组织开展多形式的防溺水和安全自护宣传教育活动。发动妇联志愿者开展志愿公益活动。 |
17 | 区红十字会 | 组织教育系统、街道、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的开展溺水救护专业培训,培养一批专业救生员。 |
18 | 区财政局 | 将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经费纳入下陆区财政预算 |
19 | 其他有关部门 | 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