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团城山街道2023年工作计划

一、突出政治引领,抓基层组织基础。一是夯实基层组织体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健全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网格、自然湾)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小区(网格)—楼栋长”以及小区共建委员会(湾组理事会)建设,社区党组织推动居民自治服务与中心工作、群众需求有效衔接,集聚辖区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以及下沉党员等队伍,并根据服务需求及队员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环境整治、文明实践等志愿活动,把党的工作延伸到网格上、楼栋里、居民中,扎根在最基层、覆盖到最末梢。二是加强基层支部建设。继续推动“党建引领+N”工程做好小区党建,健全建强五级网络体系,通过干部搭台、群众唱戏,在退休党员、网格员、物业负责人等群体中选出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加入党组织,制定网格党支部和楼栋党小组等职责清单,明确小区党组织承担宣传党的政策、服务居民群众等多项职责,充实基层社会治理力量。三是培育高素质干部队伍。实施社区两委提升工程、社区工作者筑基工程、年轻干部蹲苗工程等3类培训,通过专家授课、考察研学、论坛讨论等方式,建强“全科社工”社区工作者队伍,实施社工“晋级”计划,将优秀人才按程序充实到社区党委班子,推进社区班子配强配优,加强社区干部绩效评价考核

二、突出完整社区,抓服务阵地建设。一是盘好用活服务阵地。完成白马山、石榴园、杭州西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新增建设初心驿站不少于15处,以强化政治引领、服务党员群众、助力基层治理为落脚点,把社区服务居民的“触角”延伸到小区和楼栋,创新探索“时间银行”、“爱心超市”等积分模式,吸引辖内社会组织个体工商户、第三方运营平台等参与驿站共管,打造有温度、受欢迎、聚能量的温馨家园。二是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整合家政保洁、养老托育等社区到家服务,链接社区周边生活性服务业资源,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建设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务圈;推进社区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提高社区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三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主动谋划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补短板、智慧化改造等项目,顺应居民对美好环境的需要,建设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营造睦邻友好、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鼓励在社区公园、闲置空地和楼群间布局简易的健身场地设施,开辟健身休闲运动场所。

三、突出示范带动,抓社区品牌打造。一是提升现有党建品牌影响力。持续深耕“安居广厦·马兰花开”、“魅力红石榴·幸福520”等社区党建品牌,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多元化升级,争取在全省有影响,全国有位次。在尊重社区首创的基础上,对品牌创建相对滞后的社区加强指导,通过开展党建拉练、外出学习等方式帮助拓宽思路,让党建品牌从“有形”、“有肉”、“有魂”到“有效”开展。二是加强楼宇商圈党建、“两新”组织党建。按照选派一个党建指导员、配备一名网格员、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建设一个党群服务站等“七个一”的要求,对肖家铺新经济产业园、马鞍山龙翔产业园楼宇、团城山万达商圈赋能增效,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统筹楼宇、商圈、企业各类资源,发挥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问题共商整体效应持续深入摸排辖区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党员信息,加大发展党员力度,扩大基层社会治理党建覆盖面。三是不断挖掘树立典型人物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等多个层次,评选优秀党员、共同缔造之星、时代楷模、服务明星等,形成先进党员先锋培育工作“人才资源库”,选树一批符合品质团城山发展需求、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

四、突出三方联动,抓小区服务提升。一是推进优质物业服务进小区。探索“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矛盾联处、安全联防、疫情联控、活动联办、文化联育、环境联优、发展联促”的“物业管理十联工作法”,推进打造丽岛半山华府、白马山小区等10个以上示范项目;规范引导城上城、武夷花园等小区业主选优引进优质物业;青龙山三号小区集群、阳光花园等小区实现物业全覆盖。二是推进物业企业党组织全覆盖。深入摸排各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党组织建立情况,选派党建指导员,采取单独建或联建方式全覆盖成立物业企业、小区业委会党支部,提升小区党组织覆盖率。做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机制,例如探索由社区居委会成员、网格员兼任物业公司义务质量总监,物业公司负责人担任社区居委会兼职委员,推进物业服务范围进一步外延。三是全面提升三方联动共治水平。建立居民需求、辖区资源和服务项目三类清单,推动需求与资源无缝对接。健全联席会议协调机制,通过党建阵地共建、社企活动联办,不断解决小区突出问题。完善评议监督考核,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和督促社区(小区)党组织定期组织党员、业主和居民代表评议“三方”履职工作情况,将评议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考评、评先表彰、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业主委员会改选调整和物业服务企业解聘和续聘的重要依据。

五、突出科技赋能,抓智慧平安创建。一是完善智慧小区建设。依托网格化治理,以综治网格平台为支撑,运用大数据推进市域治理。将智慧小区、雪亮工程、防溺水监控、森林防火等探头信号接入街道、社区综治中心,将网格事件、网格队伍、民生服务等多部门数据汇集到智慧信息系统平台,实现高效汇总信息、共享信息、分析信息、研判信息,确保发生情况第一时间响应,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和水平。是深化综治网格服务。通过设置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机、天然气自助终端、互联网无人律所、推广“平安E家”便民小程序,以及结合初心驿站、口袋公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爱心食堂等,不断提升线上线下智慧服务水平,提升智慧便民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平安法治宣传。充分发挥下沉党员、网格、志愿者、楼栋长等力量,引导认领服务岗位,包保重点服务对象,凝聚社区合力。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劝返境外涉诈人员、排查精神障碍患者,做实做细在辖区矫正、禁毒、刑释、失独、重精等各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平安法治宣传,提升为民服务精细化水平,兜牢基层社会治理平安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