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名 称: 下陆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1-94028 发布日期: 2021-09-02 发布机构: 下陆区优化办
文 号: 文件分类: 社会发展 所属机构:
下陆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
根据2020年湖北省营商环境评价反馈问题和《2021年上半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情况通报》等文件要求,我区迅速组织开展全面自查,分析原因并整改,现将我区整改情况及2021年的省评筹备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1年上半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整改情况
根据2021年上半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实地督查情况来看,我区的主要问题:
1.新搬迁的政务服务大厅公安、税务及项目审批服务等高频办事窗口均未进驻;
2.“证照分离”改革中,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应用不够,新成立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下载率全区不足1%;
3.先行试点“构建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专项实施方案还未上会印发,包含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名称、地址、电话、开放时间、办理事项、资料清单等内容的电子地图还未形成。
针对以上实地督查发现的问题,我区迅速组织调查核实,做到应改尽改:
1.关于公安、税务、项目审批服务未入驻大厅。一是税务部门虽然未能进驻区级行政服务中心,但前期我同与区税务分局进行多次协调,税务业务进驻区级心行政服务中心在办公环境硬件和网络办公地址上都有规定和要求: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国地税机构改革中“明确办税场地设置”也明确提出,原则上,各县市区税务机关只设置一个办税服务厅;二是我区办税服务厅现有12个窗口,自助设备9台,占地1200余平方米;下陆区政务服务中心总面积900平方米,设有窗口22个,暂无空间容纳我单位进驻,且区税务办事大厅距离区政务中心不足两公里,目前,全市除大冶、阳新外,城区税务机关均未进驻当地政务服务中心。目前政务中心有1台自助办税终端机,能够实现群众高频事项办理。三是公安部门的高频事项目前均能实现在我区4各派出所办事厅完成,方便群众能够就近办。区政数局正在积极协调公安部门通过派驻终端机的模式,实现业务进驻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四是项目审批服务,目前区级部门负责的项目审批高频事项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已实现全程网办,企业在湖北省投资在线监管平台进行网办。涉及项目备案之后的土地、规划、环保等审批高频事项均在市直部门,“先建后验”的办理在市民之家,下一步建议市直部门考虑我区新大厅的区位优势,以综窗受理,线上转件,市大厅办理、区大厅出证的形式,将一些高频事项授予下陆区大厅办理。
2.关于“证照分离”新成立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下载率全区不足。一是高度重视,迅速自查整改。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分析“证照分离”下载率不足1%产生的原因,拿出整改措施,迅速进行自查整改。二是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建立联络员工作机制,将相关问题反馈给区直各单位相关责任人,明确“证照分离”下载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三是做好指导培训。对相关部门许可“证照分离”信息下载相关操作流程进行培训指导,确保各部门能够顺利完成信息下载。四是强化督办。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证照分离”信息下载进展情况,对下载率过低严重影响全区下载进度的部门进行跟踪督办,确保所有“证照分离”信息都能得到及时下载。截至目前,我区“证照分离”信息下载率已达到100%。下一步,我局将继续牵头做好“证照分离”改革推进工作,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推广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应用和市场主体信息和各部门之间共享,督促相关部门做好“证照分离”信息下载工作。
3.关于先行试点“构建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推进滞后。已完成“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工作方案发布;电子地图已收集齐各社区和街道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名称、地址、办公楼及网格图、电话、开放时间、办理事项清单及服务指南等内容,软件公司正在制作电子图,预计九月底完成并上线。
二、2020年湖北省营商环境评价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根据2020年省评结果,我区迅速组织开展问题分析,依据《下陆区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带领指标牵头部门认真研究各指标得失,提前抓好今年省评的筹备工作。
锻长板,我区18项指标,全市排名前三的指标有13项,但在全省排名前十的指标只有“保护少数投资者”、“执行合同”“纳税”3项,尤其是登记财产、跨境贸易、劳动力市场监管3项指标虽然全市排名第一,但在全省排名30名开外,说明我区优势指标不多,大部分指标与全省先进县(市、区)相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下一步我们将对标省市先进,原有优势保持好的同时,扩大优势指标的范围。补短板,我区有9项指标排名全省50名开外,除开由市有关部门提供资料的指标,“政府采购”、“政务服务和数据共享”、“市场监管与信用体系建设”、“劳动力市场监管”等指标填报成绩不仅远落后于全省其他县(市、区),在全市排名也较为靠后。下一步,针对这类指标强化指导,根据评价报告反馈问题逐个整改,目前各单位已明确短板弱项情况,正在有序开展整改,确保补齐工作短板。强对接,同样是需要对接市直部门或企业提供资料填报的指标中,“获得电力”“获得信贷”指标填报得分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没有在同一起跑线上跑出同样成绩,值得反思。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和供电公司、人民银行的交流,共同分析失分原因且提出方案,他们表示将支持城区填报,共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