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下陆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下陆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12月27日在下陆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下陆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100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影响,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
(二)财政支出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计完成90000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0%,比上年增长18.01%。其分项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17128万元,比上年增长22.71%。主要原因是:增加创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产业扶持资金、优化营商环境等支出。
2.国防支出为4万元,与上年持平。
3.公共安全支出为1747万元,比上年增长19.41 %。主要原因是:增加政法纪检监察转移支付支出。
4.教育支出为25136万元,比上年增长20.93%。主要原因是: 增加墨斗山学校建设、薄改、退休教师待遇政策性兑现等支出。
5.科学技术支出为2365万元,比上年增长60.88%。主要原因是:增加科技奖励、产业扶持资金等支出。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为459万元,比上年增长78.6%。主要原因是:增加中央预算投资体育场项目等支出。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0350万元,比上年增长3.71%。主要原因是:增加残疾人两补、社会救助等支出。 
8.卫生健康支出为5583万元,比上年增长28.4%。主要原因是:增加疫情防控等支出。
9.节能环保支出为1637万元,比上年下降68.81%。主要原因是:减少污染防治等上级转移支付支出。
10.城乡社区支出为14275万元,比上年增长20.27%。主要原因是:增加创文、道路及管网建设维护等支出。
11.农林水支出为892万元,比上年增长49.92%。主要原因是:增加林业、水利发展等上级转移支付支出。
12.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为486万元,比上年增长15.44%。主要原因是:增加省级预算内投资专项上级转移支付支出。
1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为266万元,比上年增长18.22%。主要原因是:增加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农贸市场整治改造补助等上级转移支付支出。
14.援助其他地区支出为520万元,比上年增长4%。主要原因是:增加罗田县乡村振兴帮扶资金。
15.住房保障支出为6229万元,比上年增长91.78%。主要原因是:增加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支出。
1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为1740万元,比上年增长74%。主要原因是:增加边坡应急治理项目、森林防火等支出。
17.预备费支出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调整到相关科目。
18.其他支出为116万元,比上年增长6.25倍。主要原因是:增加项目考评奖励上级转移支付支出。
19.债务付息支出为1061万元,比上年增长23.37%。主要原因是:增加债券转贷资金利息支出。
20.债务发行费用支出为6万元,比上年减少40%。主要原因是:减少转贷债券发行费支出。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000万元,加上上级财政补助收入5060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399万元、上年结转9635万元,收入总计为12664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135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374万元、划转开发区收入基数12910万元,支出总计为126641万元。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下陆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均为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预计2022年下陆区政府性基金收入431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39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0万元。预计2022年下陆区政府性基金支出431万元,其中: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239万元,残疾人事业彩票公益金34万元,体育事业彩票公益金140万元,医疗救助彩票公益金18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预计2022年收入7690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个人及单位养老保险缴费)3265万元,投资收益(银行利息)1万元,转移收入296万元,上级财政补贴收入628万元,本级财政补贴收入3500万元。预计2022年支出7690万元,其中:社会保险支出7590万元,转移支出(社保关系转出我区)10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由市级统筹代列,我区具体情况是: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预计2022年收入1113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个人养老保险缴费)171万元,投资收益(银行利息)61万元,委托投资收益58万元,转移收入2万元,财政补贴收入471万元(上级财政补贴385万元,区级财政补贴86万元),其他收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350万元。预计2022年支出1311万元,其中:社会保险支出1310万元,转移支出(社保关系转出我区)1万元。2022年收支预计结余-198万元。
)政府债务限额和债券资金情况
1.政府债务限额:2022年,市财政局下达我区政府债务限额为40482万元(均为一般债券),比上年增长21.04%。下陆区政府债务余额预计为33449万元(均为一般债券),政府债务余额未超过政府债务限额。
 2.政府债券资金安排情况:2022年,市财政局预计下达我区政府债券资金5399万元,其中:新增债券资金3761万元,较上年减少1475万元。根据新增债券使用规定,安排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000万元,用于边坡应急治理、道路建设支出1237万元,用于义务教育支出1524万元;再融资债券资金1638万元,较上年减少2544万元,用于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
二、2022年财政工作主要措施和做法
2022年,区财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以奋力实现开局企稳、复元打平、再续精彩为目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全面发力,认真落实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各项举措,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收支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一)精准发力、稳步落实,财政政策红利充分释放。一是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增强发展信心。全年共落实大规模留抵退税4.87亿元,缓缴税款8731万元,“六税两费”退税178万元,减半征收2004万元,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8529万元,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4704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减免969万元。推进我区“无申请兑现”改革工作。通过“减流程、压时限、快兑现”提升企业获得感。将科技奖励、支持小微服务业企业进规奖励等13个事项纳入第一批改革范围。全年兑现资金约600万元,辖区多家企业直接受益。实施2022年全区承租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政策,在前期已减免3个月房租的基础上,继续减免3个月房租,做到“应减尽减”。全年共减免租金202.72万元,惠及全区173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大援企纾困力度,深入推进“双千”服务,积极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协调帮助企业解决现实困难。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出台《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措施》和《下陆区政府采购工作规程》,推进政府采购电子交易系统与全区预算一体化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对接,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行为,为辖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
(二)积极发力、主动作为,收入征管质量明显提高。明确工作重点,积极培育和涵养税源,充分挖掘收入增长潜力,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一是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开展全区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服务工作,摸清辖区企业异地缴税、企业发展需求等情况,重点解决辖区企业登记注册底数不清、税收收入“跑冒滴漏”等问题。进一步强化收入征管,加强与税务协同配合,实现信息数据互通交流,及时掌握税收入库动态,突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确保依法依规、应收尽收,夯实收入底盘。三是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明确执收单位的主体责任,注重源头控制,加强票据管理,摸清费源,力促非税收入足额缴纳。四是加大土地出让收入组织力度,加强土地出让工作协调督办力度,力促相关单位加快土地收储。五是建立协税护税联动机制,切实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有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形成政府主导、财税牵头、部门协作、街社参与、信息共享、综合治税的协同共治格局。
(三)持续发力、有保有压,财政支出结构合理优化。坚决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持续加大财政支出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严格预算约束,坚持以收定支、量力而行,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二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加大民生支出保障,让群众老有所依、少有所教、壮有所用、难有所助、病有所医。全年统筹安排资金1624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建设,落实老年福利资金466万元,就业创业资金378万元,社会救助资金2690万元,退役军人优抚资金1017万元,医疗救助资金672万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资金2019万元,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三是进一步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全年共盘活收回部门结余资金1650万元,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支持的领域。四是依托直达资金系统及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及时下达转移支付,确保惠企利民资金精准安全高效使用。
(四)靠前发力,严格管理,政府债券作用有力发挥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围绕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精准聚焦我区重点项目,全力争取政府债券资金,充分发挥基建投资对稳增长的拉动作用。全年共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5260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资金 3761万元,再融资债券资金1638万元。坚持超前谋划,加强指导协调,细化措施,做好专项债券申报管理和项目储备工作,为我区经济增添发展后劲。同时,注重加强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管理,针对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使用情况建立周调度、月督办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单位依法依规使用资金,全面提速项目建设和资金支出进度。运用债务穿透式系统对专项债券项目进行全周期管理工作,全面反映项目资金使用、建设进度、运营收益等情况,助力全区经济稳定发展。
)纵深发力、持续推进,财政管理效能有效提升。注重加强财税政策分析,坚实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预算绩效管理更加精准,有序、有力、有效推动财政管理改革。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相关业务流程,利用一体化信息数据开展执行分析,推动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预算约束力不断增强。持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密防范债务风险,加强风险研判分析,稳妥化解政府债务。全面推进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评审工作,区政府出台《下陆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办法》,优化财政资金支出效益,提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全年共对51个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进行评审,审减率为9.8%,共节约资金3585万元。四是进一步推进我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将绩效目标编制、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贯穿于预算编制及执行全过程,提高部门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靶向发力、跟踪问效,财政监督水平切实提高。今年以来,区财政坚持全流程监督、各环节监督、全覆盖监督,着力提升财政监督常态化、规范化水平。一是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开展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让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二是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长乐山工业园建设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查改治”、困难群众资金专项治理等监督检查,推动惠民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三是对辖区内从业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承接的代理项目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切实提高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水平,推动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专业化发展。四是全力支持配合纪检监察工作,联合税务、审计部门开展节假日期间严明作风纪律检查,严防“四风”问题反弹、隐形变异。
)同向发力、优化措施,国有资产管理逐步规范。2022年,全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以严管严查资产资金、加大国有资产处置力度、加强国有企业规范管理为抓手,进一步盘活财政资源,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力争保值增值增收。一是落实资产配置预算前置审批,强化配置程序、标准约束性,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二是盘活存量闲置资产,规范国有资产交易行为,加强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对资产处置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国有资产收益“颗粒归仓”。三是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处置流程办理国有资产处置事项,确保资产处置合法合规、转让公开、保值增值,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四是搭建资产管理网络监管体系,及时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提升资产管理水平。五是着力加强国有企业管理,抓好国有企业党建、运营、投资及风险防控等全方位的监管。按照《下陆区投融资平台公司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及薪酬管理暂行办法》,推动国有企业人事、薪酬、考核等制度改革。理清与黄石长乐投资公司资产管理权属关系,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
一年来,全区财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支持指导下,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担当实干谋发展,善作善为寻突破,较好地完成各项收支任务,全区财政保持平稳运行。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也需正视财政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因经济持续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减税降费政策叠加,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难度加大。二是教育、社保等刚性支出需求不断增加,“三保”支出压力持续加大。针对这些问题,区财政将认真研究、加强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3年,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增进推动首善之区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主动,切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结合经济发展大局和我区发展实际,2023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保障财政平稳运行。继续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绩效导向,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全面应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规范性;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把防范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确保财政平稳可持续运行,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按照《预算法》的规定,现将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报告如下:
(一)一般公共财政预算
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68500万元,同比增长12%。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安排63500万元,同比增长18%;非税收入安排5000万元,同比下降32%。
2.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99000万元,同比增长10%。其分项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1718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重(以下简称“支出占比”)为17.35%,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支出。
(2)国防支出安排4万元,支出占比0.01%,主要用于兵役征集等方面的支出。
(3)公共安全支出安排1762万元,支出占比1.78%,主要用于司法、立体化防控等公共安全事务支出。
(4)教育支出安排27182万元,支出占比27.46%,主要用于保障各项教育事业发展支出。
(5)科学技术支出安排2487万元,支出占比2.51%。主要用于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扶持科技事业发展支出。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327万元,支出占比0.33%,主要用于文化、体育事业及相关事业发展支出。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16203万元,支出占比16.37%,主要用于社区治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促进就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社会救济等支出。
(8)卫生健康支出安排6042万元,支出占比6.1%,主要用于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疫情防控、城乡居民医保补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支出。
(9)节能环保支出安排3010万元,支出占比3.04%,主要用于环境监测整治、污染防治、生态治理等支出。
(10)城乡社区支出安排12905万元,支出占比13.04%,主要用于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支出。
(11)农林水支出安排701万元,支出占比0.71%,主要用于造林护林、病虫害防治、防汛抗旱、水利等支出。
(12)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安排429万元,支出占比0.43%,主要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国有资产监管等支出。
(1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00万元,支出占比0.1%,主要用于支持商贸流通服务等行业发展支出。
(14)援助其他地区支出安排520万元,支出占比0.52%,主要用于乡村振兴帮扶等支出。
(15)住房保障支出安排6800万元,支出占比6.87%,主要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等支出。
(1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安排1022万元,支出占比1.03%,主要用于自然灾害防治、安全生产监管、应急管理及消防救援等支出。
(17)预备费支出安排1200万元,支出占比1.21%。
(18)其他支出安排16万元,支出占比0.02%,主要用于人民武装上级转移支付等支出。
(19)债务付息支出安排1099万元,支出占比1.11%,主要用于政府一般债券付息支出。
(20)债务发行费支出安排10万元,支出占比0.01%,主要用于政府一般债券发行费支出。
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500万元,加上上级财政补助收入4255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650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3019万元,再融资债券3481万元)、上年结转13010万元,减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658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974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下陆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均为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15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150万元,其中: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100万元,残疾人事业彩票公益金35万元,医疗救助彩票公益金15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2023年全年预算收入8040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个人及单位养老保险缴费)3360万元,投资收益(银行利息)1万元,转移收入149万元,上级财政补贴收入600万元,本级财政补贴收入3930万元。全年预算支出8040万元,其中:社会保险支出7920万元,转移支出(社保关系转出我区)120万元。当年预算收支平衡。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23年全年预算收入1102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个人养老保险缴费)150万元,财政补贴收入633万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470万元,区级财政补助收入163万元),其他收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收入)300万元,转移收入(社保关系转入我区)2万元,投资收益(银行利息)15万元,委托投资收益2万元。2023年全年预算支出1357万元,其中:社会保险支出1356万元(包括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支出723万元、基础养老金支出576万元、一次性丧葬费支出35万元、财政对困难群体代缴支出22万元),转移支出(社保关系转出我区)1万元。2023年年初资金结余4607万元,预计年末结余4352万元。
四、2023年财政工作重点
2023年,区财政将进一步提高财政工作的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按照省、市财政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立足财政职能,聚焦主责主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统筹好财政政策、资金、资源,支持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收入管理,提升财政保障支撑力一是坚持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加大财政收入组织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事前分析预测,及时研判财政经济运行态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应对,确保全面完成年度收入目标。二是注重财源培育,把财源建设与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切实增加可用财力。三是充分发挥协税护税联动机制作用,进一步主动加强与税务、相关主管部门的协同配合,加强财源信息互联互通,实现税源管控全方位联动,确保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提高收入质量。四是全力向上争取,深入分析研究国家政策资金扶持方向,紧抓支持稳经济政策机遇,找准与我区发展的结合点,有针对性地拓宽资金争取渠道。加强与职能部门协作,形成向上争取的合力,加大项目、政策、资金争取力度,努力推进向上争取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强化提质增效,提升经济发展推动力。一是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进减税降费、支持中小微企业等各项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应享尽享,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提振市场信心。二是持续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严控一般性支出,更大力度压缩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从严从紧控制追加支出、新增支出。三是切实用好政府债券资金,加大项目储备,积极组织单位谋划专项债券项目,及时跟进项目实施进度,着力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切实发挥稳增长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盘活,注重分类管理,盘活收回结转年度较长、无使用计划的资金,统筹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增加财政资金有效供给。
(三)强化民生保障,提升公共服务承载力一是统筹资金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二是多元化整合财政资源,确保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就业资金等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增进民生福祉。三是聚焦补齐教育和城市建设维护短板,支持辖区中小学校扩建,缓解学位紧张问题,依法有序保障教师待遇。四是做好直达资金分配、拨付和监控工作,确保直达资金精准安全高效运行,切实发挥直达资金惠企利民作用。
(四)强化改革赋能,提升管理创新驱动力。一是推进预算一体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发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于提高预算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的作用,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功能,推进从预算编制到执行的全过程、嵌入式系统集成管理,加强预算统筹、细化预算编制和硬化预算执行。二是推进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坚持“无预算不采购”导向,持续推动各单位政府采购预算,做好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加大政府采购电子化系统运用指导,发挥系统全过程可追溯作用,进一步节约采购成本,提升采购质量。健全政府采购投诉处理机制,保障政府采购活动公开公正。鼓励和引导预算单位通过832平台(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支持涉农产业发展。三是持续开展重点部门绩效目标设定和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切实运用评价结果,将预算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直接挂钩,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资金,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来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四是运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行投融资平台公司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加强投融资平台公司经营管理,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五是深入推进财政投资评审,按照《下陆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办法》,规范财政投资评审行为,提高投资效益。
(五)强化底线思维提升财政风险防御力。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注重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监督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二是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将“三保”作为预算安排的重点,足额编列、不留缺口,确保“三保”不出风险。三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控隐性债务增量,逐步化解债务存量,运用穿透式监测系统推进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政府债务风险的底线。
各位代表,2023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区财政将进一步紧跟形势、提升能力,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严格按照本次大会的决议和要求,踔厉奋发加油干,勇毅前行谱新篇,努力交出让人民满意的财政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