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关于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第45号建议的答复
日期:2021-11-12 来源:下陆区卫健局    

孟亚军代表:

您提出的《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两年,我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区委、区政府也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着力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治理机制,健全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1、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区财政每年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地方配套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公共卫生经费自然增长机制,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公卫经费2019年人均60元,包括基本公共卫生14项,较2018年增加的5元用于视力筛查和健康促进项目。2020年人均74元,增加的9元为重大公卫经费平移,用于职业病、两免检测、饮用水安全检测等。另外5元专门用于新冠疫情防控。2021年涨到人均79元,新增5元统筹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工程。新建团城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铜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正在建设,预计明年投入使用。扩建东方、东方山、新下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东方、东方山已投入使用,新下陆中心本月完成。投入1000多万用于购买医疗器材。同时,另为五个中心购置健康体检车,配置健康体检服务包。开展公共卫生信息化项目,逐步推进居民健康档案无纸化。

 二、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机制

1优化我区疫情防控指挥调度体系。我区坚持疫情防控的领导体制、战时机制、指挥体系不变,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及时调整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组及成员,充实疫情防控人员配置。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区委书记、区长为指挥长,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为副指挥长,下设综合协调组、医疗救治和疾控组、联防联控与地区组、交通工作组、冷链组、企业服务组、后勤保障组、隔离组、学校工作组、宣传组、社会稳定组、督导组等12个工作组,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抽调5名部门骨干集中办公,由区委办1名副主任负责日常综合协调工作。同时,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判形势,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实现上下通畅、高效运转。

2、推进常态化健康管理、多行业监管机制建设。一是社区人员实施网格管理,做好动员、健康宣教、信息告知、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管理、密切接触者管理、环境卫生治理、日常消毒等工作。建立健全党员、社区工作者、基层医务人员、民警、物业管理员、志愿者、各类社区自治组织和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防控工作队伍,加强区政府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二是按照人物地同防、多病共防策略,完善涵盖教育、科经、民政、文旅、卫健、市监、站区办、公安等行业主管部门,触点覆盖医疗机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机关企事业、黄石北站、黄石西站、大型商超、集贸市场等重点单位重点场所及冷冻冷藏海鲜等水产品及肉类产品生产、加工、处理、储存、冷链物流各环节监测网络,早发现、早报告和实时预警,有效处置和精准管控。

三、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疾控体系建设。成立区疾控中心着眼平时预防和战时应急,实行以市疾控中心为指导,以区疾控中心为纽带,以医疗机构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网底的工作体系。组建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检验检测、消杀等专业应急队伍,开展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基层公卫人员的流调、消杀等疾控核心能力的大培训、组织疾控人员参加市卫健系统的新冠肺炎防控大练兵活动,疾控工作各项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2引进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对所有竞聘上岗人员实行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管理,推行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医务人员服务效率和水平。开展事业单位、省基层医疗卫专业技术人员专项公开招聘工作,充实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充分发挥二级医院人才优势,加强医共体建设,加强技术托管,引导二级医院专家加入基层服务团队,通过巡诊、带教等形式,不断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3推行区域医联体建设依托辖区二级医院优势,采取组建医联体,技术托管等形式,分类指导辖区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级医院实行人财物一体化托管或技术托管,引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倡导先进的医院文化,不断激发员工活力,推动医联体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