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关于区八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8号提案的答复
吴文彬、彭丰华委员:
您提出的《打造鄂东区域金融中心构建团城山金融集聚区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团城山街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五年,是谱写团城山街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是着力打造黄石市下陆区首善街道新阶段的战略五年,是大开发大建设的黄金时期,是全面实现黄石市商贸中心中移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疫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振期。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严峻考验,团城山街道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切实抓好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的同时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从经济重振、应急防灾补短、健康重塑、社区智慧重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好疫后重振经济发展战和民生保卫战。
(二)动能转型升级发展的变革期。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黄石市“五个转型”发展目标,坚持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团城山街道向商贸服务引领区、生态宜居首选区、创新创业样板区、智慧城市示范区转型发展。
(三)全市商贸中心中移的关键期。团城山街道抢抓黄石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下陆区建成首善城区的发展机遇,承接黄石市商贸中心中移功能,加速发展综合商务区,推动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抢抓黄石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下陆打造现代化首善城区的发展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一核两带四区”发展布局,按照“大商业、大金融、大创业、大会展、大景区”的定位,承接全市商贸中移、补足民生领域短板、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把团城山街道打造成为繁荣商业圈、高效创业圈、宜居生活圈、美丽生态圈有机融合的现代化中央商务区,为下陆建成“首善城区”,团城山打造“首善之首”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在街道有效落到实处。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针对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停车等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3.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走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之路,加速换动能、转方式、优布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4.坚持改革开放创新。着眼于城市发展全局,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制约街道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街道的统筹协调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和动员能力,持续增强街道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三)战略定位
重点发展综合商贸、高端金融、商务会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把团城山街道打造成为立足下陆、服务黄石、承接武汉、辐射鄂东的鄂东商贸服务核心区和全市宜商宜业宜居首选地。
1.商贸服务引领区。充分发挥城市中心区位优势和黄石北站、黄石市综合客运枢纽站、黄石传化公路港等交通优势,引入大型商业综合体,布局特色商业街区、金融街和总部大楼,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综合商贸、高端金融、商务会展和电子商务,打造成黄石商贸服务引领区。
2.生态宜居首选区。依托磁湖、柯尔山白马山公园、青鱼路公园、青龙山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禀赋,充分发挥“四馆一中心”文化资源优势以及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休闲、生态旅游、健康养生、教育培训等产业,把团城山地区建成黄石都市“新花园”和生态宜居首选区。
3.创新创业样板区。依托湖北理工学院、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磁湖汇众创空间、肖铺新经济产业园、龙翔创业园等创新创业资源,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双创示范载体和支撑平台,打造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发展成为黄石创新创业样板区。
4.智慧城市示范区。以数字产业与智慧应用联动发展为路径,持续深化城市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各领域智慧应用,打造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社区等智慧应用体系,不断提升街道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信息服务能力。
三、重点任务
(一)建设创新高地,推进动能转型
坚持创新在团城山街道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培育发展以创新为驱动的新动能,瞄准关键领域,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努力把团城山街道建设成为同类街道中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性创新高地。
1.优化金融创新支撑体系
以现有中国人民银行、湖北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总部落户于此,各大银行网点分布于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商业银行集聚优势,构建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鼓励商业银行针对科技型企业建立专项通道,金融政策和金融服务精准对应科技型企业需求,充分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审批难、担保难问题,完善科技信贷服务、科技融资服务、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撑体系,有效保障中小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2.打造创新创业众创联盟
组建科技创新联盟,有效整合全街道孵化资源,建立团城山街道科技创新信息库。引导龙头企业组建科技创新联盟,牵头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科技型企业协同发展。提升磁湖汇众创空间、湖北理工学院“慧谷”、龙翔创业园、肖铺新经济产业园的科技创新效能,开发力高城市产业综合体,打造新一代互联网智创产业基地、互联网中小企业孵化中心。
3.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深入实施“东楚英才计划”、“团城山街道人才引进及培育计划”,深挖人才潜力,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形成“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引才聚才、育才用才良性循环。在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引进领军型人才,培育一批复合型创新人才、新兴产业专业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建立创新人才数据库,优化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阶梯成长环境,采用“人才公寓”、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奖励等方式激励科研人员创新。
4.构建多级联动创新平台体系
布局政校企多级联动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原则,引导企业与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黄石市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省内外优势学科高校实现平台共建。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现有科研平台发展壮大,加快推进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科研平台建设。组建多级联动创新联合体,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形成集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中小微”科创企业为层级的创新联合体。
(二)孕育高端金融中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重点推进工作方向
1.加速金融机构集聚。运用团城山街道商业银行总部集聚优势,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公建配套齐全,以高端新兴金融业态为主导的发展高地,吸引金融法人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高端金融物业运营企业、其他行业总部,投资建设金融大厦、总部大厦、商务营运中心及配套项目。
2.建设金融中心核心区。重点从打造一流金融生态环境,完善产业促进政策,加大产业开放创新力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方面发力。推进鄂东金融中心总部大厦、磁湖西岸高端商务产业园、金融大数据服务平台、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创业投资企业招商等项目建设。
(2)未来五至十年拟重点跟踪推进项目:
1.鄂东金融中心总部大厦。拟在杭州西路建成集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一体的复合金融中心,辐射鄂东企业融资和信贷。
2.磁湖西岸高端商务产业园建设项目。形成以总部金融及高端商业综合体形成综合商务核心,步行商业轴连接公共服务、商业商务、居住功能组团;景观主轴垂直于磁湖。布置城市商业门户、自然景观生态、商业核心、滨水展示等多功能整体。
3.金融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金融大数据服务平台,研发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统一广告发布系统、精准营销系统、业务体验优化系统、客户流失分析系统和风险分析系统,为金融行业客户提供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可视化展现、业务实现等全流程服务,以帮助客户实现各种金融业务。
4.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招商项目。发展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和业务,鼓励从事证券业务的会计、评估机构强强联合,开拓业务空间。拓展金融信用调查、信用担保、信用评估等中介服务市场,规范发展金融经纪和代理市场,逐步实现金融中介服务的社会化,提高金融中介服务水平。
5.创业投资企业招商项目。集聚一批创业投资基金项目、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业投资型企业,促进辖区内大单位、基金公司、金融机构、创业孵化器、行业协会组建创业投资联盟。
(4)形成与周边融合发展格局
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石市一体化布局、下陆区首善城区建设中,形成与周边区域、周边县市、省会城市等融合发展格局。利用商贸中心中移优势辐射带动周边消费。充分运用团城山街道的综合型商贸综合体吸引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大冶市、阳新县居民消费,充分发展国内大循环。利用金融中心优势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金融支持。运用团城山商业银行集聚优势以及未来的总部金融大厦,为黄石、黄冈、鄂州等地的产业发展提供融投资、借贷、商业保险、金融信息咨询等服务。利用产业特色为周边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运用辖区内创新创业、生物医药电商平台等优势为黄石市创全国中医药示范区、建设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下陆区循环经济、延伸东方山旅游带等提供配套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