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对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65号提案的答复
彭丰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继续深入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双减”工作事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主管副区长作出批示,要求全区上下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切实做到“三持续、三加强”,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落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持续发挥阵地作用。坚持“五育并举”,深入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引导各中小学依托第一、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全面推进“体教融合”,持续改善学生户外活动设施,新建有色小学乒乓球基地、广州路小学射击馆等一批体育场馆,大力开展“五禽戏”、攀岩、编程、校园足球、书画比赛等文体活动,连续八年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区长杯”校园足球锦标赛。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与提供方式,各小学共开设各类社团122个,确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乐在其中、学在其中。目前,在校中学生参与全时段托管人数为5529人,参与率99.92%;在校小学生一托参与率为98.08%,二托参与率为48.47%。
持续规范校外培训。一是坚持“只减不增”。2021年8月开始,区教育局不再审批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目前,我区学科类培训机构仅2家。二是常态长效监管。强化培训内容监管,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尤其是在从业人员资质、资金监管、合同使用、课程质量、培训教材、培训时间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教育、市场监管、民政、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形成监管合力,坚决防止学科类培训反弹,常态化打击无证无照培训机构。
持续优化作业设计。一是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规范课程设置,严格教学计划,推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高质量基础性作业,鼓励学校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作业管理办法。二是开展“作业设计”专题研训,通过开展“作业设计”评比、作业设计理论指导和案例分析等教研活动,提升各学科教师的作业设计质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小学1-2年级不进行纸质考试,3-6年级不进行期中考试,探索建立熔断机制,保证学生充足睡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坚持名师引领。持续推进市、区两级名师队伍建设,各名师工作室结合片区教研活动,积极开展“送课下乡”“同课异构”“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等活动,让更多的学校师生享受优质教学。二是加大教师培训。通过开展全员大学习、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等活动,深入优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022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省培1107人次,市培2260人次,区培2540人次,培训率100%。三是积极整合资源。支持学校体音美、科学、信息教师“一专多能”,开设校本课程。充分利用社会体育、艺术等专业人才资源,如遴选小燕子儿童剧参与“第二课堂”,补充中小学师资力量不足。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作风大整顿、能力大提升”活动,持续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坚持每季度召开教育系统警示教育活动,专题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黄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负面清单》等规章制度,通报教育系统有关违纪违规问题,形成震慑效应。深化“清廉学校”建设,组成专班进行暗查暗访和监督检查,开展中小学教辅材料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有色小学研学安全、白马山小学体罚学生等事件,进一步弘正气、正教风、明师德。
加强家校协同育人。通过开展“党员教师家校协同行动”、召开家长会、发放《告家长书》等多种形式,宣传各项“双减”政策,广泛听取家长意见,优化学校“双减”工作方式。如黄石市实验中学党总支联合德育处开展“党建+家校协同育人”及全体教师入户家访活动,有色中小学、下陆中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凝聚减负增效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