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关于印发2025年下陆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局机关各科室:

现将《2025年下陆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 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下陆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3月11日


2025年下陆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5 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卫 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为下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卫生健康力量,推进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和人口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 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一、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1.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认真抓好《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的学习培训、宣传阐释、贯彻落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加强组织建设。持续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党建品牌创建,深挖、精心培育红旗型党支部、卫健系统“医心为民”党建品牌,引导各基层党支部创建“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促进持续注入新血液。

3.持续推进清廉建设。深化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加强清廉医院建设,持续深化医药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配合抓好医保基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治理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巩固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果,一体推进“三不腐”治理效能扎实推进医疗卫生行风建设,强化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考评和结果运用。

4.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湖北省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妥善做好12345、智慧信访等平台和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处置。持续规范党员干部网络行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落实“净网”“清朗”“剑网”系统专项行动。

二、夯实基层基础,完善医疗体系建设

5.推进基层医疗医疗质量提升。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与安全核心控制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切实提升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构建“质量可控、服务精准、群众满意”的基层医疗服务新体系,新下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

6.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结合区域人口划分,重点布局薄弱区域,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联合上级医院专家驻点帮扶,聚焦糖尿病、颈肩腰腿痛等高发病种,打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专科1家。力争2025年我区东方、团城山、铜都等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25年全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排名分别进入前三、前五、前十。

7.推进紧密医联体建设。通过与黄石市中心医院、黄石市中医医院、鄂东医养集团黄石市第五医院等二级及以上医院深入合作,充分发挥上级牵头医院专业技术优势,根据基层服务短板,实施学科“点对点”帮扶,组建上级医联体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共同参与的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团队。同上级医院建立转诊联动机制及流程,设置基层转诊绿色通道,推动整合辖区医疗资源共享,稳定辖区就诊率90%以上。

三、筑牢防控屏障,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8.强化传染病防治监测预警和现场处置。提升基层传染病防治核心能力,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风险研判,组织实施传染病预警监测。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与重点人群监测信息共享,确保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件报告率达到95%以上。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机构的传染病防控,及时处置聚集性疫情。组织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控的应急演练,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控综合能力。

9.持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品质。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优化实化“防、筛、管、治”全流程服务,完成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筛查9.13万人次以上,新下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站两单元”创建达标验收。完善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服务率达65%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辅检率均达到90%以上,建档率5‰。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重点人员家庭医生签约率达80%以上。

10.建立爱国卫生工作长效机制。以“提质、补短、保长效” 为重点,建立爱国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机制,持续做好“三减三健”、“健康素养66条”、健康中国行·合理膳食、食品安全等知识宣传活动,推进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建设。推进辖区爱国卫生精细化治理,引导居民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四、传承创新并举,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11.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中医阁)”服务能力,开设两项以上中医特色科室,联合市中医医院专家坐诊带教,推广针灸、推拿等10项适宜技术。推广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姜跃进工作室康复服务,探索中医药文化馆建设。拓展团城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动康复特色科室。探索铜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疼痛康复科室和医养综合病区建设。提升新下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12.弘扬中医药文化。持续推进中医药健康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工作,依托国医堂(中医阁)设立中医药文化展示角,联合社区开展八段锦、节气艾灸、药膳制作等健康活动。以体验式传播激活文化认同,用“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方式,让中医药融入日常生活,形成“信中医、用中医、传中医”的长效机制。  

五、聚焦民生需求,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13.落实生育补贴政策。积极宣传生育补贴政策,发放二孩、三孩家庭一次性育儿补贴1000元,完成计划生育特扶家庭补助发放,确保“一人一卡、资金直达”。深入实施婚前保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婚前医学检查率≥70%,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80%。落实生育休假、生育补贴制度,促进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同向发力,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

14.重点人群服务保障。健全特扶家庭联络机制,落实特扶家庭关爱帮扶和重要时间节点的信访维稳。加大宣传特扶申报途径、提高审核效率,确保年度特扶资金发放及时率100%;做好信访风险动态评估,开展重点人群“主动走访+矛盾化解”专项行动,做实源头预防,减少涉诉信访矛盾。  

15.强化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依托公办幼儿园创建一所公办示范性托育服务中心,推进就业人群密集型企事业单位提供托育服务。积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托育服务政策知晓度和满意度。推行托育机构“备案承诺制”,优化现场核查流程,年底前备案率达90%以上。  

六、汇聚民生之力,强化内涵式要素支撑

16.持续推进健康下陆建设持续开展疾病防治及健康素养科普宣传,推进健康家庭、健康达人、健康企业创建工作,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参加健康科普大赛,加强健康知识普及,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超过10场次,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7.加快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持续发挥链长制牵引作用,通过现场调研协调解决产业链上下游矛盾问题。积极组织华润三九、朗天药业、欧立制药等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及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开展生命健康企业供需对接活动,注重落实与贯通,实现资源和效能更深融合,推动“ 医康养”产业加快提速突破发展。

1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人才引进、退休返聘、社会招聘力度,开展全科医生培训,优化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保障制度,提高基层人才岗位津贴,提高基本生活保障。同时加强人才交流培养,鼓励基层医生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开展改善护理服务行动,强化临床护理管理。

七、搭建生产防线,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19.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季度开展消防、建筑安全、医疗设备运维专项检查,对辖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办公区域和门诊、住院、食堂等生产区域,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放射科、库房、配电室、消防通道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深入排查,列出隐患问题清单,开展风险评估,建立整改台账,落实整改措施,实行闭环管理。

20.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效能落实《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医用设备、药品重点管理环节廉政风险防范指导意见(试行)》要求,聚焦医用耗材、设备、药品等重点领域,构建全链条闭环监管体系,推动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规范发展与成本控制双目标,保障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可持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