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版

名 称: 老下陆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5-68633 发布日期: 2025-09-10 发布机构: 下陆区残疾人联合会
文 号: 文件分类: 所属机构:
老下陆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老下陆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下陆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结合本街道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挥机构和职责
(一)组织指挥机构
成立老下陆街道办事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由街道主任担任,副指挥长由街道分管领导担任,各科室、社区、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平安办(应急办),办公室主任由分管负责同志兼任,协调辖区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职责
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研究和分析街道灾害动态情况;划定和公布灾害风险隐患点;向灾区派出救灾工作小组,现场指挥应急救灾;制定危险地段群众转移路线及安置措施;检查督促救灾、抗灾任务落实情况;向区政府和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指挥部办公室(区应急局)报告重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处置情况;及时解决救灾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承担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负责与相关部门、地方的沟通联络,组织开展灾情会商评估、灾害救助等工作,协调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1.综合协调组:由平安建设办牵头,在接到重、特大自然灾害预警的报告后,协调各专业处置组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上级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2.现场救援组:由社会事务办、经济发展办牵头召集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实施抢险救灾、紧急扑救和应急处置,组织协调消防、抢险、救护等专业抢险队伍,进行抢险救援。
3.医疗救护组:由党群服务中心牵头组织东方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单位对因灾受伤人员进行急救或医治,转移重伤员到医院进行救护。
4.后勤保障组:由财务室牵头,为应急人员和受灾群众提供生活、车辆、物资、器材、设备保障。
5.宣传动员组:由党政办牵头,宣传、组织、动员街道、社区干部和辖区群众积极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6.人员疏散转移组:由综合执法中心牵头,组织、动员受灾群众转移或疏散到安全地方。
7.善后处理组:由网格中心牵头,负责对因灾遇难、受伤群众抚恤、安抚;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取证、恢复社会秩序。
二、灾害预警和信息报告
1.灾害预警:平安建设办根据区应急局、区水湖局、区自规分局等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地区和人口数量及时提出灾情评估意见,向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向区安委办(区应急管理局)和社区居委会通报。
2.信息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后,社区需在30分钟内向街道应急指挥部口头报告,1小时内提交书面初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时间、地点、性质、伤亡情况、损失程度、已采取措施等。街道应急指挥部需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
三、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1.发生一般及以上自然灾害(如造成1人以上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洪涝、滑坡等)。
2.发生较大公共卫生事件(如辖区内出现聚集性传染病病例)。
3.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如企业火灾、建筑施工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
4.发生群体性事件或其他可能引发社会秩序混乱、需要紧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5.接到上级政府应急响应启动指令时。
四、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
1.启动响应:指挥长根据事件情况宣布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各工作组立即进入应急状态。
2.现场处置:抢险救援组迅速赶赴现场,开展人员搜救、险情控制,配合专业救援力量开展工作,疏散安置组组织群众按预定路线转移至临时安置点,登记人员信息,发放食品、饮用水等物资。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转运至上级医院,对现场进行卫生消毒,防止次生疫情。派出所负责现场治安维护,设置警戒区域,疏导交通,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3.信息报送:信息宣传组实时收集现场情况,按要求向上级报送进展,同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4.响应终止:当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伤亡人员得到妥善处置,次生、衍生灾害风险消除后,由指挥长宣布终止应急响应。
五、灾害救助与恢复重建
1.灾害救助:党群服务中心联合社区核查受灾群众情况,统计损失,上报救助需求,落实临时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等政策,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2.恢复重建:街道牵头制定恢复重建方案,协调相关部门修复受损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指导受灾企业、群众开展生产生活恢复工作,协助申请相关扶持政策。
3.总结评估:应急响应终止后,组织各工作组对事件处置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分析问题,完善预案。
六、应急准备
(一)队伍准备
队伍建设:组建街道应急队伍、社区应急分队,定期开展抢险救援、疏散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与消防、医疗等专业力量建立联动机制。
(二)物资、设备准备
物资储备:在街道、社区设置应急物资储备点,储备帐篷、手电筒、救生衣、食品、药品等应急物资,定期检查更新,确保物资完好可用。
(三)应急避难场所和医疗卫生场所准备
辖区共设置6个集中避灾安置场所(众联物流园、老鹳庙社区楼下广场、江洋社区广场、蜂烈山社区广场、袁家畈社区广场、墨斗山小学操场),共约10000平方米,可安置2000余人。辖区酒店、宾馆等避灾安置场所提前根据可容纳人员数量贮藏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提前通知受灾群众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后10小时内,街道、社区将后续保障物资(如:米、面、油、盐、水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送到避灾安置场所。医疗卫生场所1个(东方山卫生服务中心),可紧急救治30人。
(四)宣传、培训和演练
宣传培训:通过宣传栏、讲座、演练等形式,向群众普及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知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定期组织指挥机构及工作人员开展应急培训。
(五)隐患点排查
经各社区上报、平安建设办摸排。目前辖区内隐患点共3个:江洋社区栗山路口地质灾害点、江洋社区顺星山庄后山地质灾害点、袁家畈社区墨斗山小学对面地质灾害点。
七、附则
1、本预案由老下陆街道平安建设办负责管理。
2、各村(居)委会根据本预案制定本辖区、本单位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3、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生效。
4、老下陆街道应急救援队花名册。
下陆区老下陆街道应急救援队花名册 | |||
序号 | 姓名 | 职务 | 电话号码 |
1 | 程清淋 | 队长 | 135*****098 |
2 | 孙 清 | 副队长 | 181*****124 |
3 | 董 蛟 | 队员 | 181*****840 |
4 | 张 浩 | 队员 | 188*****247 |
5 | 熊 奎 | 队员 | 132*****225 |
6 | 魏 巍 | 队员 | 139*****313 |
7 | 左仕林 | 队员 | 181*****550 |
8 | 程 崇 | 队员 | 151*****722 |
9 | 张飞翔 | 队员 | 180*****343 |
10 | 刘 灏 | 队员 | 135*****373 |
11 | 张乐天 | 队员 | 150*****931 |
12 | 占松涛 | 队员 | 188*****464 |
13 | 吴鹏志 | 队员 | 188*****117 |
14 | 董俊逸 | 队员 | 153*****726 |
15 | 张 波 | 队员 | 133*****777 |
16 | 潘凌枫 | 队员 | 153*****725 |
17 | 张家润 | 队员 | 177*****284 |
18 | 程天赐 | 队员 | 151*****598 |
19 | 王季青 | 队员 | 139*****319 |
20 | 严 双 | 队员 | 132*****129 |
21 | 陈秋生 | 队员 | 139*****363 |
22 | 江泽健 | 队员 | 153*****990 |
23 | 江国送 | 队员 | 131*****468 |
24 | 程 立 | 队员 | 188*****605 |
25 | 占丛旺 | 队员 | 132*****810 |
黄石市下陆区老下陆街道办事处
2025年9月9日